聚酰胺为白色粉末或者小颗粒状物,密度为1.32g/cm3(23度),玻璃化温度为188°,软化温度近于210度,一般方法干燥时含有少量的水,干时又会很快从环境中吸取水分,用冷冻干燥法分离的均聚物是白色松软的非结晶固体,但是当从溶液中沉淀并干燥后则为玻璃状部分透明的固体,完全干燥的聚酰胺PAM是脆性的白色固体,商品聚酰胺干燥通常是在适度的条件下干燥的,一般含水量为5%~15%,浇铸在玻璃板上制备的高分子膜,则是透明、坚硬、易碎的固体。
聚酰胺本身及其水解体没有毒性,聚酰胺的毒性来自其残留单体酰胺(AM)。酰胺为神经性聚酰胺聚酰胺致毒剂,对神经系统有损伤作用,中毒后表性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因此各**均有规定聚酰胺工业产品中残留的酰胺含量,一般为0.5%---0.05%。聚酰胺用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方面时,一般允许酰胺含量0.2%以下,用于直接饮用水处理时,酰胺含量需在0.05%以下。
水解时间对聚酰胺粘度的影响聚酰胺溶液粘度随水解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水解时间短,粘度较小,这可能是由于高聚物还来不及形成网状结构所致;水解时间过长,粘度下降,这是聚酰胺在溶液中结构发生松解所致。部分水解聚酰胺溶于水后离解成带负电荷的大分子,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以及同一分子上不同链节之间的阴离子排斥力导致分子在溶液中伸展并能使分子之间相互缠绕,这就是部分水解聚酰胺能使其溶液粘度明显增加的原因。
我国聚酰胺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石油开采、水处理、造纸、高吸水性树脂、冶金和洗煤等。其消费结构为:油田开采占81%,水处理占9%,造纸占5%,矿山占2%,其他占3%。石油开采是目前我国聚酰胺的消费领域,其消费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1%。水处理是我国聚酰胺的*二大消费领域,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30%,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为60%,工业废水处理率为77%,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聚酰胺作为絮凝剂在我国城市水处理 以及化工、冶金、造纸、印染、制糖、味精、煤炭、建材等行业的废水处理的用量将不断增加,在高吸水性树脂、水泥增强剂、粘合剂、皮革复鞣剂等领域。
温度对聚酰胺粘度的影响温度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反映,分子的运动必须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分子间键、内摩擦、扩散、分子链取向、缠结等,直接影响粘度的大小,故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会随温度发生变化。温度改变对高聚物溶液粘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聚酰胺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高分子溶液的分散相粒子彼此纠缠形成网状结构的聚合体,温度越高时,网状结构越容易破坏,故其粘度下降。